第271章 公馆、首饰、生产线_诈宋
笔趣阁 > 诈宋 > 第271章 公馆、首饰、生产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1章 公馆、首饰、生产线

  听得水牛言,安维轩不禁想起三年前自己赶考初到临安时的情景,临安城内的二房东们借着学子春闱赶考之机大肆提高房屋租金,连同客栈的房租也水涨船高,若不是赵妈妈将生意做到了行在,那一晚自己险些流落街头。

  府试中选的士子们赴行在赶考,要从九月租住到来年二三月,前后足有半年的光景。

  需求决定价格,临安城的房东们怎么能错过这三年一次的赚钱机会,纵是官府有意打压这种哄抬租金的举动,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原因无它,临安城的房东们非富即贵,秦桧、张俊以及己经死去的刘光世刘家,还有诸多皇亲国戚,哪个不在临安城拥有大量房产,临安府及治下的仁与钱塘二县的官员们巴结都来不及,又有哪个敢真去查,顶多打压下那些无权无势的小户人家做做样子罢了。

  如此来,来临安赴考的举子们依旧要受哄抬租金之苦,举子们在行在一住就是半年,纵是家境算是不错的学子也是吃不消的。

  与后世不同,古人乡土观念极重,又爱惜羽毛注重声名。

  若在后世,安维轩可以不在意这些,但在这个时代,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形像,特别是自己中了探花,又做了天家帝婿之后,若不帮衬这些同乡士子,传回苏州,免不了要被乡梓们诟病的。

  思虑之后,安维轩想起了后世明清时的一种类似于资助乡友的松散组织,会馆。

  要说会馆这东西,后世现代人知道的怕是不多,但在明清时却是鼎鼎有名。明初定国后,华夏的发展进入到又一个鼎盛时期,百姓们深知科举可以做官的道理,使的各地学子纷纷捧书苦读,以图功名。

  每年考试之间,成百上千的各地举子纷纷来到京城。学子们大多家境一般,有的还很贫寒,又加路途遥远,人地生疏,乡音难改,在租住客店和一些日常生活小事上,常受一些店家的欺凌,举子们迫切希望这些问题能有人帮助解决。

  随着这些问题出现得越来越多,得到了先期来京做官和做生意的一些当地人的重视。出于同乡友情,他们相互邀请,筹措资金,购置房产,供来京的举子和其他来京谋事的或旅居者住宿之用,会馆由此而生。

  嗯,看样子,自己有必要让这会馆提前几百年出现。

  但,钱钱钱,命相连。自己现下手里也没有什么余钱呐。

  这两年出海行商虽赚了些钱,但用投入到造船与经营的周转当中,自己虽有得大股东的名头,真没分到什么钱。当然,做为股东的自家岳父与林道士、郑雄二位伯伯也没分到什么钱。

  手头上仅有些的余钱,也都被投入到玻璃厂里。

  香皂、玻璃虽然都是赚钱的营生,但现下只到刚刚产出起步的状态,距离营利还需要些时间,更不要说自己还要买下铺面经营,若不然谁知道自家出售玻璃器皿呐。

  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安维轩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最后,安维轩不得不将主意打在了公主的系亲礼上,赵构赐下的那一万两银子上。

  ……

  “官人,妾身怎如同活在梦中一般,家里这些事物都是真的么?”

  坐在梳妆台前的黄姨娘打量着铜镜中的自己,玻璃制成的凤钗、项链、耳坠、还有玻璃制成的手镯……花花绿绿色彩各异,煞是绚丽夺目。

  连侍候在黄姨娘身边的枝红,也得了枝红色带有一串绿珠的钗子。

  “难不成,娘子嫁与为夫都是假的不成?”安维轩看着坐在身边对着铜镜左顾右盼的美人,打趣道。

  “官人又在取笑妾身!”黄姨娘嗔道,摩挲着手中的彩色玻璃手镯:“琉璃之贵,妾身自是知晓的,放在从前妾身想也是不敢想的。”

  得了钗子的枝红也是欢喜的了不得:“琉璃制成的茶壶、杯子、还有水盆、花瓶,这般富贵,怕是皇宫里也不能与咱家比了。”

  听二人言,安维轩笑道:“眼下多把玩欣赏罢,但要记住莫要伤了手脚,这东西过些年头怕就是烂大街的事物了。”

  “官人这是何意?”黄姨娘很是不解,琉璃可不是寻常人家能用得起的。

  安维轩不便细说,只是敷衍道:“再过些年头,娘子便知晓了。”新乐文黄姨娘只顾着打量铜镜中的自己,并未太在意自家官人的说词,吩咐道:“枝红,打盆清水来我要当做镜子用,这铜镜模糊了些,看不出这琉璃的光彩来。”

  听了自家小妾的话,安维轩也注意到这铜镜映出的影像太过模糊了,不禁想起了后世的镜子。

  若自己没有记错的话,后世的镜子是用化学镀银法,在平面玻璃上制成,具体的方法好像是将硝酸银溶于水中,加氨水和氢氧化钠溶并稀释成氢氧化银铵复盐,制成镀银液,以转化糖或甲醛、酒石酸钾钠溶液为还原液。

  之后再将二者混合,浸注在玻璃的表面,镜面形成后洗净,随后再镀铜或是涂防护漆。

  实验器皿还没制作出来,提取不了硫酸更制备不出硝酸,也就制不出硝酸银来。没有硫酸便制不出氨水,只是氢氧化钠火碱做香皂便有了。

  以上三者,对于安维轩来说,在制备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题,困难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只是欠缺经验而己。

  甲醛以现有的条件制取起来,有着一定的技术难题,安维轩暂且不予考虑。至于转化糖,那是后世做月饼必需用到的原料之一,制作起来也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将白糖加醋用小火长时间熬制便可制取,至于白糖的制取方法,唐朝时白糖的制取工艺便从西方传入华夏,所以市面上便有售卖的。

  酒石酸钾的制取也并非什么难事,大抵是用葡萄下脚料中所含的酒石与碱或是火碱产生中和反应而制得。

  所以说,制取镜子对于安维轩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技术难题,重点只是在麻烦与所花费的时间上。

  显然,眼下的安维轩并没有太多的时间。

  有上一种方法不能制取后世的镜子,安维轩又想到了一种简单的制造玻璃镜办法,安维轩记得书上曾记载,在与自己现下几乎同时期的西方,有人以银片或是铁片为背面制做玻璃镜,或是用汞在玻璃上贴附锡箔来制作镜子的锡汞法。

  但汞,也就是水银有毒,对身体伤害极大,安维轩并不打算制作这种镜子,所以安维轩尝试用银片或是敲得极薄的锡箔来做镜子。

  制作镜子,还要面临另一个技术难题,眼下将液态玻璃制成形态各异的器皿没有难题可言,但将烧熔的液态玻璃制成厚薄均匀的平面玻璃,还要有着一系列的技术难题要来解决。

  最简单也是最原始的方法,那便是将熔化的玻璃液直接倒在平铺在铁板上,用铁棍像擀饺子皮一样的将之擀薄,但这样的办法制出的玻璃显然太过粗糙,毫无精致可言,制出来的玻璃表面怕是凹凸不同,用其做出来的镜子弄不好就成了哈哈镜了。

  另一种办法就是将凉到半固态的玻璃,放在类似于拉边机一样的两个圆筒状实心金属工具上碾压,使之变薄再经退火冷却成形便可,但这对工具的精度有很大要求,若不然冷却后的玻璃表面凹凸不平,影响卖相,制成的镜子也比上一种办法好不到哪去。

  但总比第一种方法制出的玻璃在质量上要高出许多。

  除这两种办法外,还有一种方法制取玻璃的质量比前面两种方法难度大,也更复杂一些,但制成的玻璃成品明显要胜上一筹。

  即将原料炼制成玻璃液后,倒入到锡槽中,玻璃的比重低于锡液,故而会自然摊平,但时这时要用到一种名为拉边机的机器对玻璃进行拉边,之后再放入到退火窑,去除玻璃内部的应力,再经冷却后,就可以切割成不同尺寸的玻璃板了。

  玻璃退火窑是指在玻璃成型后,用于适当控制温度降低速度,将玻璃中的热应力控制在允许在范围内的设备。毕竟是凡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征,玻璃自然也不能例外,而且玻璃质地更加脆弱。

  若不进行退火处理,在冷却的过程中有很大概率会因为冷却速度不一,而自然炸裂或是碎掉。便是当时不炸掉,也很可能在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

  锡槽与锡,容易制取。但这个时代没有拉边机呐,而且还要再修一个退火窑,虽然退火窑的修建与使用成本不高。

  显然,第三种方法能制出平整的玻璃,但在技术上拉边机是一道不好跨的坎儿。

  为此,安维轩按前世记忆里拉边机的形状与原理,又不知画了多少图纸,以求做出这个时代的人力拉边机。

  准确的来说,制做平板玻璃的技术难度远远大于制作玻璃器皿,因为制作玻璃器皿在这个时代甚至于在后世的华夏,基本上是手工打制,而制作镜面玻璃则是工业化流水线产物。

  所以安维轩要设计的是从玻璃液出窑,到制成镜面玻璃再到送入退火窑退火,一套流程下来,也算是半工业化的流水线。

  ……

  “官人,史师傅派人传话与官人,说是您为官家定制的九龙抱柱己经制好了,请您去查验呢。”

  就在安维轩在书房埋头绘制图纸时,刘栓进来禀报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